立德樹人 精藝圖強

          學校公眾號

          教育教學

          教育教學

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教育教學 > 教學科研
          《果蔬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》課程教學案例 ——走訪大棚蔬菜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3-17      來源:          

          [設計說明]
              本課題“走訪大棚蔬菜”著眼點是側(cè)重于對大棚蔬菜的認識,對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、探究意識、合作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本課題設計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:“整裝待發(fā)”、“探究之旅”、“收獲立交橋”。通過查閱蔬菜資料,了解蔬菜種類,觀察蔬菜長勢,訪問菜農(nóng),展示成果等活動,不僅可使學生得到相關(guān)技能的訓練,還可以培養(yǎng)學生的自學能力、自主探究的意識和合作精神;收集蔬菜種子并比較其特點,咨詢蔬菜種植,了解蔬菜種類的變化,能很好地培養(yǎng)學生觀察和思維的能力,及認真求實的科學態(tài)度;通過拍攝蔬菜場景,種植收獲場面,收集設計蔬菜郵票,可以養(yǎng)成高尚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能力;走訪菜農(nóng),了解菜農(nóng)種植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,提升社會責任感和探究意識。
          [案例背景]
          過去,冬天人們吃的菜基本上是白菜蘿卜,而且是在地窖中貯存的,有的是埋在地里的,辣椒是曬干的?,F(xiàn)在的冬天,四季的蔬菜紛紛登市,紅白黃綠,色彩紛呈,應有盡有,并不斷運往大江南北,世界各地?,F(xiàn)在讓我們走進大棚,拜訪蔬菜,看看它是怎樣的“別有洞天”。
          從學生既熟悉又感興趣的生活問題入手,用精練又富有誘導性的語言,為學生敞開探究之門。
          [過程設計]
          下設“整裝待發(fā)”、“探究之旅”、“收獲立交橋”3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          1.   整裝待發(fā)
          以自愿原則組成探究小組,人物不得超過5人。明確目的,討論制定探究計劃,需完成哪些任務,注意哪些問題。
          準備:打印蔬菜分類檢索表,包括名稱、生長時間、特點、價格;準備照相機、攝像機,給蔬菜場景、碩果攝影攝像;收集資料、蔬菜圖片、說明書等;準備溫度計,測量棚內(nèi)溫度。在資料收集信息來源上,實施細節(jié)上,教師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。老師要強調(diào)安全問題,紀律問題。注意愛護保護棚內(nèi)蔬菜及大棚設施。與菜農(nóng)聯(lián)系好時間、地點,各小組按蔬菜種類分工,可單項可兼項。討論交流要注意哪些問題,準備什么?如衣服、鞋子等。給學生提供開放的探究空間,培養(yǎng)生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。老師放手,讓學生做活動的主人。
          步驟:各小組確定小組成員,選擇調(diào)查范圍,設計調(diào)查路線,做好調(diào)查記錄,嘗試進行歸類。
          老師指導學習調(diào)查方法:常用的有觀察法(觀察果實、葉的顏色及形態(tài)等);專訪調(diào)查(調(diào)查蔬菜類群、產(chǎn)地、特點、種植方法及未解決的問題);查閱資料(如《中國蔬菜》、《農(nóng)友種苗》,湖南蔬菜網(wǎng)等)。調(diào)查中要盡量多收集資料,并作好記錄。
          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好蔬菜檢索表,認真觀察,如實記錄,并有一定數(shù)量要求,每小組至少走訪2個大棚,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用表格匯總。攝影作品,資料收集分類整理;大棚溫度記錄真實;科學種植法,機械裝置等要多收集材料,進行拓展活動;為蔬菜種植,大棚管理提出更好的建議;對治病、施肥、卷簾、薄膜提出改進辦法,激活學生的創(chuàng)造思維。
          2.   探究之旅
          (1)走進大棚,觀察蔬菜,填好蔬菜檢索表。
          蔬菜檢索表

          類群 品種 產(chǎn)地 生長時間 特點 產(chǎn)量 價格 備注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(2)給蔬菜長勢、種植及收獲的場景攝影、攝像。老師可指導學生選擇最佳角度,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,提高審美情趣。
          (3)測量大棚溫度,找出與室外的溫差。要有求實精神和科學態(tài)度。物理上的知識得到運用,學生會感興趣,達到了課堂與實踐活動的優(yōu)勢互補。
          (4)專訪調(diào)查蔬菜的品種、特點、用藥、施肥、價格、資料、趣聞、菜農(nóng)的困惑。
          學生分工合作,通過多種手段、多種途徑獲取信息,把握信息的地方性和時代性。今天我做小記者,地位提高了,學生的個性、潛能得到開發(fā),興致特別高。老師可做禮儀的指導,與學生共享活動的快樂。
          可以讓學生使用表格。
          大棚蔬菜調(diào)查表

          品種 特點 用藥 施肥 資料 趣聞 趨勢 困惑 備注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(5)歸類,對不同結(jié)果不能忽視,要實事求是。要探究原因,學會判斷、識別信息并合理運用信息。
          (6)提出合理化建議,把想解決的問題寫下來,體現(xiàn)創(chuàng)新精神。
          (7)收集資料。拓展學生的認知領(lǐng)域和探索領(lǐng)域,為他們提供自主探究、想象和表達的空間。
          3.           收獲立交橋
          這是探究活動的結(jié)果和探究領(lǐng)域的延伸,在另一課時進行。
          (1)交流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。分小組交流獲取的知識和信息,比較信息的不同,找出探究的問題。
          (2)展示攝影作品及收集的資料,進行精彩的講解,這是活動最集中最精彩的部分。老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勞動成果。
          (3)展示設計的蔬菜郵票。挖掘潛能,展示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。集中張貼,共同評選最佳郵票。
          (4)將活動成果制板面,做好宣傳工作。
          (5)活動拓展。編寫家鄉(xiāng)蔬菜志,談談你的認識,做一則廣告,寫一份建議,你想為家鄉(xiāng)的蔬菜做點什么,展望蔬菜未來。任選一題。
          拓展活動為學生留出了談認識、寫建議和由此引發(fā)新的活動計劃的空間,讓學生感受家鄉(xiāng)的可愛和所發(fā)生的巨大變化,培養(yǎng)他們熱愛家鄉(xiāng)人的情感,樹立為家鄉(xiāng)建設發(fā)展做貢獻的信念。這一過程的評價和檢閱,是一個互相學習、共同提高的過程。點評應以鼓勵為主,抓住學生閃光點,請學生上臺點評,培養(yǎng)學生的評價能力。
          [案例反思]
          1.通過查閱資料,實地考察,調(diào)查咨詢等一系列探究活動,使學生多角度了解大棚蔬菜。
          2.通過資料的搜集、整理和運用,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,充分調(diào)動學生的潛能,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、操作、思維、應用、實踐等多種能力。
          3.通過編輯蔬菜小冊子、設計蔬菜郵票、談我的建議等方式,進一步喚起學生熱愛科學、大膽創(chuàng)新的意識。
          4.通過活動使學生形成科學思維的習慣,形成求實的科學態(tài)度,創(chuàng)新精神及與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,培養(yǎng)學生熱愛家鄉(xiāng),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,樹立為家鄉(xiāng)做貢獻的信念。
          5.今后要改進的地方:由于是自愿分組,導致小組間的合作能力有差距,從而教學效果也有差距。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Copyright 2020-2024 ? 湘潭生物機電學校版權(quán)所有 湘ICP備13009531號-1

          地址:湘潭市伍家花園 電話:0731-55880087 技術(shù)支持: 湘潭生物機電學校信息組

          湘公網(wǎng)安備 43030202001271號

        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色另类,国产一线99在线,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,久久无码捆绑免费精品视频